語言演變的過程可快可慢,而且和社會脈絡互相關註。但不管怎麼演變,語文教育的重點始終在於──如何善用語言的形式和美感,得體合宜的措辭翻譯在萬國翻譯公司的理解,「說話癌」專題的內在,是在報道當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語言的形式和美感的掌握力退化,從而致使得體合宜的措辭能力有待增強,亦即反映說話能力衰化的現象。漢語成長史也不是沒上演過說話弱化的劇情,──請恕再次強調:我這裡寫的是「弱化」,請不要和「演變」劃上等號!──但漢語之所以可以或許連綿三千多年至今不衰,關鍵就在於天平另外一真個那股振衰起敝的療癒力。所謂療癒,不見得是恢復說話的原貌,而是恢復語文教育所應有的那些能力翻譯
正如我在〈嘿!
沒有人會否認這位小姐的禮貌,而且她也確實把要講的話都表達出來了。但是說話假如真的要商定俗成演化成這副德性,那也不免難免太驚悚了些!
欠好意思讓您久等囉!我幫您查了一下,
我們目前還正在做審核資料的動作,
等審核終了之後就會頓時做製卡的動作,
然後很快就能夠做寄發卡片的動作。
您現在只要繼續做等待的動作,
等收到卡片之後再請您記得做開卡的動作,
嗯!對~這樣就能夠囉!
定見交換,請上Facebook
〈甚麼是「文言」、「白話」〉http://blog.udn.com/wangtao/10839560
其實生活中的說話曆來就不是一灘死水,而是一向連結著動態演變。以白話文為例,民初白話文運動方興未艾之際創作的白話文,在我們此刻看來,就會感覺有一股濃郁的老派氣味;再如《紅樓夢》這部特別很是有名的清朝白話文小說,而今也有不少人以為是文言文翻譯我在〈甚麼是「文言」、「白話」〉【http://blog.udn.com/wangtao/10839560】一文引述了一段唐代的白話文──〈廬山遠公話〉,而今的讀者或者十之八九會認定是文言。這些都是語言不息演變的歷史證據。
〈嘿!你在做閱讀的動作嗎?〉http://blog.udn.com/wangtao/4040283
相幹浏覽──
這兩天結合新聞網推出的「說話癌」專題,在網路上引發了一些迴響翻譯有些網友以「說話正在演化」為由,認為所謂的冗言贅詞只不過是語言演變現象,甚至還有人扯上了「說話的『准確』與否」之類的一番大道理。萬國翻譯公司認為,這樣的會商恐怕是劃錯重點了。
〈你「做」得還不夠多嗎?〉http://blog.udn.com/wangtao/7379158
〈甚麼是「商定俗成」〉http://blog.udn.com/wangtao/12190078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blog.udn.com/wangtao/19743681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萬國翻譯公司02-2369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