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文翻譯語言翻譯公司一邊是實際,一邊是夢境;一個“可憐”,一個“猶是”,虛實相對,榮枯迴異,造成震憾人心的悲劇氣力與強烈的藝術結果。
使人值得哀憫在安甯河邊的那些骸骨,他們仍是一樣是女子臥房每晚夢見的人.
此詩意在厭惡交戰,為喪身塞外的將士鳴冤,鞭撻統治者的征戰政策翻譯首二句論述悲壯激昂大方的激戰排場,顯示了將士的忠勇;後二句筆鋒一轉,逼出詩意翻譯詩人匠心獨運,把“無定河濱骨”與“春閨夢裏人”聯繫起來。
立誓非要覆滅匈奴不顧本身存亡翻譯社五千年來有多少漢軍命喪在戰爭中.
但作為追逐功名的常識分子,因不得志,鬱鬱不歡,逐步“消磨衆人名利心,淡若岩間一流水”(《贈野老》),甚至心灰意倦,“無因得似滄溟叟,始憶離巣已倦飛”。南唐時,隱居洪州西山,不知所終。宣宗大中時,遊學長安,後旅泊贛、皖、閩、蘇、浙諸地,留下大量詩作,或抒寫壯志,或拜謁官吏,或寄贈友人,或遊歷勝景,或寄託鄉情。陳陶留有詩集十卷,已散逸,後人輯得《陳嵩伯詩集》二卷,編入《全唐詩》。
陳陶(約812年—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
晚唐期間,中央王朝在太監專政、朋黨交爭的局勢下,日趨衰微,藩鎮勢力強大,中央政令欠亨,人民展轉在重重抽剝榨取之下,階層矛盾十分鋒利。作為身世微賤的常識份子,陳陶目擊大唐帝國的內憂外患,政治腐朽,卻不甘虛度韶華,思考“如何名金波,不共水東流”,他自詡為“谷底蘭”、“波中鷗”,志在政治上施展才華,有一番作為,建功立業,報效國門。他在《海昌望月》詩中宣稱:“平生煙霞志,讀書覓封侯”。
http://big5.huaxia.com/20040713/00221455.html>
隴西行 陳陶
翻譯: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82713857>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翻譯
誓掃匈奴掉臂身,五千貂錦喪胡塵翻譯
資料來源
以下內文出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misslover/post/1322767699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萬國翻譯社